让听障人士更好领略祖国的发展变化——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杨洋

全社通旅游系统 旅游网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11

“被光照耀的我们,也能成为光照耀别人,被别人需要。”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杨洋在首场“委员通道”上传递的温暖与力量令人难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洋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她特别关注在文博场所普及同步字幕,丰富听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听障人士更好领略祖国的发展变化,感知祖国的大好面貌”。


杨洋向记者说出一串数字: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有2780万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三分之一。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中国残联发布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患有听力障碍的有2.06亿人,占总人口15.84%。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听障新生儿2万至3万人。

“2017年对于我们听障群体来说是重要的一年,科大讯飞将语音转文字功能广泛民用,我们用上了语音转文字功能,后来微信也可以发语音转文字了,且技术逐渐成熟。正是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听力康复技术的进步,听障群体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大家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通过调研与自身经历,杨洋意识到,同步字幕对于听障群体来说,就是生活中的“坡道”“盲道”,是听力障碍者的刚需。

“在一些文化场所,如电影院、博物馆,听障群体咨询‘有无字幕’时,工作人员不清楚,也有的电影院没有考虑到听障人士的具体需求,播放时只播放影片,没有同步播放字幕,忽视了特定人群的需求。此外,当前国内大部分文博场所的展品都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小程序获取语音讲解,但不少未能同步文字。”

为此,杨洋建议在文博场所推行同步字幕,如电影院播放电影时同步播放字幕;在影片销售时,明确标注是否加配同步字幕,方便听障群体选择。此外,建议在博物馆、科学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普及有同步字幕的导览仪,在视频或语音讲解中嵌入文字版解说词。

“在参团旅游过程中,听障群体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听障手语使用者经常会遇到沟通障碍。”杨洋认为,可以为这些特殊旅游团配备一名手语翻译,或是请阅读能力强、手语熟练的听障手语使用者看语音转文字,用手语给团员们翻译讲解。

“还有的游客是听障口语者,可以依靠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进行口语交流,但在环境嘈杂的景区,设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办法听清讲解。此外,还有很多听力退化的老年人或者中途失聪群体也面临此类问题。因此,建议导游在接待这类特殊群体时,可以通过麦克风的蓝牙功能连接大家的导览仪或手机,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实时同步的文字讲解词,游览也更加便利了。”杨洋说,当前,不少听障人士通过OTA平台购买旅游产品,希望平台可以开设更多线上沟通渠道,方便听障人士咨询了解。